此页面需要javascript支持,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白大褂试水互联网+跳入创业蓝海

来源:南方都市报数字报|2015-12-16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年12月16日

       

版次:AA27

   

作者:王道斌 邹卫

    80后医生创客谢雨君。

    90后医学生创客毛陈。

    “牙护士”创始人向阳。

    互联网+医疗

    当“互联网+医疗”的概念呱呱坠地后,作为国内第一家做移动互联网医疗的丁香园获腾讯7000万美金的投资,挂号网也得到了1.2亿美元的风投……涉及医疗领域的创业,一下子成了站在巨大鼓风机前那只等待起飞的“猪”。

    于是,2200多个涉及“互联网+医疗”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出头角,不少曾经的医护人员加入到这股涉医创业热潮中。红海也好,蓝海也罢,经过半年多的大浪淘沙,医生们的创业项目“活”下来,甚至盈利、进入第二轮风投的不在少数。

    由于最为熟悉现行医疗体系和患者群之间的供需差异,这些曾经的白大褂参与的涉医创业项目,更贴近医、患乃至医院端的需求。再将现行的政策吃透、人脉资源用尽,他们的创业更显得有的放矢。多数能快速进入到第二轮风投阶段,而且估值愈来愈高。

    为了解医生创业团体的生态,记者在探访7 0、8 0、9 0后三代医生创业团队和他们的“叮叮医生”这三个涉医创业项目后,发现他们的成功或潜在的成功前景,有差别但亦具备共性。

    7

    70后向阳杀入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牙科

    “满大街民营牙医急需在线咨询”

    1979年出生的向阳,曾是武汉一家医院的麻醉科医生。“医院规模很小,在那待久了,总给人一种颓废、无望的感觉。”

    于是他很快“混迹”到医药领域,当过医生,做过医药代理人,也卖过诊断器械做起了销售,直到2014年才决定成为一名真正的创客,启动“牙护士”项目。如今该应用软件已有将近100万的下载量,其中广州有50万左右规模,而凭借对市场化程度极高的口腔领域的认识,他的项目在医院端的使用量超过500家,牙科医生使用量则更加庞大。

    围绕医疗积累人脉

    2002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的向阳成为中国一冶医院的一名麻醉科医生。

    半年后,向阳离开武汉,南下广州,从事医疗器械、医药等医学相关工作。即便经历了工作的不断变更,但他始终围绕着医疗领域,而且涉猎的方向多种多样,他认为“这是一个人脉积累的过程”。

    在2014年了解移动医疗后,向阳发现了口腔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他认为口腔医疗的市场资源非常大且相对分散,市场化程度极高,民营口腔医院市场非常庞大。“最关键的一点是,如果项目在一个城市成功了,完全可以快速复制到其他区域。”于是他马上找到了投资人洽谈合作。

    人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口腔疾病,但并非都愿意去公立医院排队等候。更何况满大街的民营牙科医院也急需通过提供专业的在线咨询来延揽客人。因此项目的前景很被看好,第一轮融资非常顺利。

    牙护士1.0版本A PP2015年1月上线,短短半年就取得了庞大的用户端下载量。“普通市民很愿意在平台上提出各种口腔方面的困惑,而面临巨大竞争的口腔医生(民营)则更愿意提供专业的指导。”

    未来或收取广告费

    向阳很明白急功近利只会吓跑用户端、医生、医院端的用户。他前期要做的就是立足广州,辐射全国。在每个二三线城市都有体验牙护士带来便捷的市民。

    一个由26个年轻人组成的工作室在东圃一个180平方米的房间内诞生,其中技术团队13人,安卓和IO S客户端维护4人,线下经营7人。向阳介绍,该软件集口腔疾病的预约挂号、咨询、科普等为一体。“患者将一张口腔X光片上传到软件平台,相应地,就会有线上的牙科专家给出诊疗意见。”

    项目运行至今,烧掉了上百万元,也获得了近百万下载量的收益,范围覆盖全国,其中广州有50万左右的规模,并发展了500多家牙科诊所。而面对当前还未能盈利的现状,他表示,当拥有足够多的实际诊所端和患者端客户后,他们将帮助诊所端推送相关信息给患者端,并收取一定的广告费用,从而获得收益。

    线上产品、线下活动

    向阳初步要做的线下活动,更重要的是呼吁更多人加强对口腔健康的关注。于是,牙护士承办了爱牙日的线下活动,选取了广州市新图书馆和奥体中心的高德汇为公益推广的项目点,在引起人们对口腔健康关注的同时,也使该产品的实用便捷被发现。

    此外,他们还积极在广州进行业务拓展,如通过与诊所端补签协议,免费帮助牙科诊所、专科医院进行推广。同时,“牙护士”2.0版还在持续不断地优化中,以便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向阳对口腔领域的发展有一个很长远的认识:在将来,口腔医院将会以民营为主。因此他们的产品也将顺应市场化的趋势发展。“先做好整个口腔医疗的生态圈生意,再切入到其他疾病。”

    向阳的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二轮融资的谈判,投融资双方比较认可的项目估值是3000万规模。

    “看好项目的投资人不在少数,原因就是我们用互联网产品将庞大的潜在客户群和高度市场化的医疗资源提供端衔接了起来。”关键就在于找到了医疗领域市场化、民营资本进驻量最高的口腔领域。一旦庞大客户群与口腔医院诊所衔接后,他们将借助于口腔耗材进行超市化销售。70后向阳的目标是最终完成IPO,上市融资。

    [体验点评]

    40分钟有答复且专业

    记者在下载了牙护士软件后,能迅速定位所处广州越秀周边的牙科医院、诊所。在以牙疼、牙齿松动提问,已服用镇痛药物效果不佳求助后,40分钟后得到了一家民营医院牙科医师的回复,初步判断为牙髓炎伴牙周炎症,建议进行专业的治疗。答复的专业程度比较吻合实际情况。

    “现在口腔行业做互联网+的项目有不少。去年年底,拿到钱最后都倒了的就有5个,目前还有几个在烧钱中。”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一专家点评,“需要有持续的发力点,主要靠流量或者流水。有问题再上论坛模式难活长久,而且很多功能在好大夫或者搜索引擎就可以做到,很难留住人。一定要互动,医患双方都愿意才能有更多可能。关键是要看谁拼到最后。”

    8

    80后谢雨君专攻“私人健康定制服务”

    让患者“货”比三家不被过度诊疗

    谢雨君,1998年开始学医,200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服务于广东省中医院,到迈出创业的步伐,开办普申美国际医学咨询机构,专职提供私人健康定制服务,他用了14年的时间储备创业必需的技术、人才、人脉和资金。

    而现在,他的公司已经先后服务过1800个客户。他目前提供的是高端客户群体的医疗方案比较服务,以免患者重蹈父亲当年“从一而终”的覆辙。

    “不能只听从一个专家的声音”

    谢雨君师从中医泰斗陈镜合教授、邓铁涛次子邓中光教授,19岁就开始跟师临床看诊。2003年大学毕业时,他获得了一个进入全国最好中医院之一———广东省中医院工作的机会。干了两年,他暂时跳离了临床领域,开始从事药品相关工作。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谢雨君的父亲因罹患肝癌,已经在单一专家的治疗干预下,拖延了两年的时间,身体每况愈下。

    “国内的治疗环境就是这样,当你跟定了一个医生,你就得一直跟着这个专家的治疗方案走下去,不管专家后期的方案是否持续有疗效;如果另外再找其他专家听取其他意见,似乎就是对这位专家权威性的质疑。但是,即使不跟定一个医生,当时也没有一家中立的权威机构对某个疾病发起专家会诊,制定最优化的治疗策略……”

    谢雨君当时给父亲找的确实是国内、省内顶尖的肝癌治疗专家,但单一治疗方案的持续实施,似乎对父亲的疾病没有彻底性的帮助,他的父亲最终还是在确诊3年内去世了。

    这让谢雨君明白,只听一种声音的传统就医模式是就医机制的缺陷,但类似的状况即便在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谢雨君认为自己创立的普申美团队应承担起这个使命,让每一位用户得到最优化的医学解决方案。

    “个性化医疗服务应该有比较”

    2013年下半年,他萌生了一个给医生打造多点执业平台的想法,“好平台就要实现全民快捷医疗,3分钟打遍全球”,谢雨君说,让患者的健康需求得到高效的满足,而医生合理报酬和尊重也能得到实现是他打造这个平台的出发点。几经思量,谢雨君决定放弃如日中天的医药事业,重返医疗健康行业。

    2014年2月14日,定位为“全球私人健康定制领导者”,以专业的移动医疗、定制体检、精准就医、私人医生、系统化健康管理为主体经营项目的“广州普申美咨询有限公司”挂牌诞生。

    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各个层级的医疗专家班底。国家名老中医、中医泰斗陈镜合教授担任中医方向的首席顾问,而西医方面,则选择了瑞典哥德堡大学的M ichael.Fu教授———国际顶尖的心血管专家担任。此外还有遍布国内九大医学中心城市的三甲医院的专家顾问团……谢雨君已筹建好一个涉及到各个门类、专科的医疗资源团队。

    创业团队里有专职医生联合各领域的专家发起会诊,帮助患者做疾病治疗策划,并为他们找相应医生。策划基于对病人疾病的认识,以及对全国各领域医生医术特点的了解。他们既不干扰医院的正常诊疗和其他患者的权益,又保证了客户的就诊质量和获得全方位的医学指导。

    “我们要做的,就是突破以往老百姓的就医模式。通过平台‘货’比三家,求客观、中立,由客户自己决定何种方案。同时在入院后,由执行部同事,提供协助服务,保障患者的利益,确保不被过度诊疗。”

    “一般患者没有选择哪个医院哪个专家的专业识别能力,我们来帮助其提供更多的选项。国内的、国际的专家一应俱全。一种疾病,我们甚至需要在国内找到三位以上的顶级专家给出意见,或在国外找到同行意见来供患者参考。”

    [体验点评]

    核心医疗资源至关重要

    目前,谢雨君正在打造一个入口级的移动医疗平台,患者有任何健康问题,首先上平台寻求专业指引,3分钟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与医生对话。

    他将建立自己的移动医疗APP、定制体检机构、名医个人工作室等,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

    谢雨君认为自己创业模式的核心就在于凭借多年的医疗资源积累,牢牢掌握国内乃至国际上的核心医疗资源。而在这些资源依然为稀缺资源的当下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也是他的创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广州市某企业高管陈先生就体验过普申美提供的医学比较服务。当时他的家人在外地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他本人对当地医疗水平存疑。通过谢雨君团队的转介,特意从广州这边邀请了专家库专家前往探视,并在和当地医生沟通后,给出了专业意见,患者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9

    90后毛陈主攻肿瘤慢性病领域

    认证肿瘤医生超过2200名

    23岁的毛陈是刚获得首轮500万元天使投资的涉医创业产品创始人。在创业这一方面,他头脑里的构想有着超过同龄人的成熟与敏锐。

    作为南方医科大学一名刚毕业的医学生,毛陈在7月初便推出了“叮叮医生”———一款专注于肿瘤管理追踪的软件。该产品一期与北上广等大医院合作,坐拥医生600多名,其中广州有300多名,技术支持队伍堪称强大。在首轮500万天使投资后,产品即将在9月份进入下一轮的融资推广。

    集结专业创始团队

    在包括毛陈在内的六人初始创业团队中,吴伟贤、吴佳玲二人曾是广州阿里巴巴的员工,有着8年的互联网经验。

    产品开发前两个月,团队拜访了80多名肿瘤科医生,对其中29名医生进行深度访问,最终得出了目前产品核心功能的需求。并与一线城市北上广的多家大医院合作。

    今年7月初,“叮叮医生”正式上线。到目前为止,虽然这款软件是个只有约一个月生命的新鲜事物,但对于产品的目标和运营模式,毛陈心中自有一把算盘,一点儿也不含糊。“我们的产品是以肿瘤为切入点,最终要做到的是一个慢性重病的数据追踪,帮助医生收集数据,优化治疗方案,以便以后科研需要。”

    他看重的是慢性重症疾病的特殊性,这种疾病需要中长期的跟踪治疗。例如一名外地的肿瘤患者来广州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有其住院期间的各项数据。却没有出院后的复发率、肿瘤的转移率和生存率等各项指标,而他们团队开发的软件,正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A PP只是平台和载体,患者通过拍照上传在当地医院检查出来的化验单,系统自动识别并进行数据化处理,医生在PC端查看,判断其是否达到进行下一周期化疗的标准。这样做一方面方便医生对患者数据的追踪和记录,另一方面避免患者因两地奔波而浪费时间和精力。

    重心放在医生端

    国内有2000多款移动互联网医疗软件,但这个行业有两个要突破的难点:一是医生的时间少,软件的应用占据医生宝贵的坐诊时间,因此应该做好场景的塑造,将这个软件自然切入医生的日常工作中;二是医疗行业封闭性强,不是人人都需要,但对需要的人来说很重要。

    因此,“叮叮医生”目前专注于医生这一端,而对患者端并未实施营销手段。尽管如此,上线仅25天,这款软件还是收获了近500次的下载量。随着最近谈下了6个省市的肿瘤医院,截至8月9日,其认证肿瘤医生超过了2200名,下载数超过10000次。

    “我们第一年是想把肿瘤患者和医生服务好,再慢慢开拓到其他慢性重病领域。”这款软件对于患者而言,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便利其治疗后的复诊、检查,对医生而言同样带来了工作的便利。同时,有助于医生日后收集数据进行科研使用,反过来又可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不会想着太快盈利,先把产品做好,服务好医患,这是毛陈团队的初心。

    对于互联网医疗的弊端,毛陈也有清晰的认识,“线上产品的弊端就是有时候诊断会出现误差,毕竟患者会对自己的症状描述有误。”因此他认为,发展线下产品是该走的道路。“通过联合房地产商,将场地承包下来,类似于做成个人诊所,也可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方向。”毛陈介绍说。

    此外,他还要将“医”和“药”结合起来,打通医药产业,引入医药电商,让患者线上即可直接购买药物,这又是一个可盈利项目增长点,且确实能为患者端提供便利。

    [体验点评]

    肿瘤市场有刚性需求

    在毛陈开展“叮叮医生”创业项目之前,关于肿瘤追踪治疗的领域还是一片空白。然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疾病,肿瘤领域的市场具有极大刚性需求,每年罹患肿瘤的人数在持续上升。

    毛陈对空白市场的掌握之准确,至少在目前,能让他在这一领域中足以占据一席之地。而对将来发展有着清晰思路的小伙子,很明白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将药品端打通后,至少在涉医创业项目中,就有了足够的抗击打能力和韧性。

    毛陈希望在9月份谈下更多省份的肿瘤医生资源后,推出2.0版本的应用软件。届时进入的第二轮投资,或将是千万规模的估值。

    创业观察

    廖新波:创业应与现状互补

    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以其分管广东医政工作多年的经验,对现在的医生创业进行了梳理和把脉。虽然一直在不断呼吁深化医改、解放医生,但他对于不同年龄和知识结构的医生创业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建议。

    “现有的医生进行创业,不能一窝蜂地冲着互联网+的概念去扎堆创业,需要精准的定位,并对自有资源、能力进行准确判断。”在他看来,医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应该是和现有医疗体制、机制互补的,而不是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而对刚刚毕业的医学生创业,廖新波则并不太看好。“中国的医学教育模式和现有的医疗体制,注定了医学生毕业后的从医经验的积累,实际上也就是经营经验的积累。”

    “过早地进入创业团队,有急功近利之嫌,而且也背弃了他们当初学医的初衷。即便是本科毕业行医,现在的学制是5年,然后还需经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贸然放弃行医,之前的学习成本就白白浪费掉了。”

    创业者:少数冒风险医生

    资历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学习周期长,是医生这一行业的特点。加上目前体制下日趋严重的医患矛盾,有传言描述的“每年60多万应届毕业医学生中只有10多万人走上了医生的岗位”,在三位创业医生看来并非虚言。

    毛陈认为:“在当前医疗体制下,年轻医生工资低,工作量大,压力大。在南方医院泌尿科(一个并非最忙碌科室)实习时,我看到那些医生从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八点。年轻医生甚至要连续上班24乃至48小时。”

    但医生创业毕竟只是少数中的少数,真正放弃医疗行业,纯粹投身红海创业的只是少数爱冒风险的医生。

    统计显示,一般情况下,要从事医生行业,至少本硕连读7年毕业的才能留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而一些知名的医院和复杂科室,则需要花费10年读完博士出来才能胜任。

    “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医生愿意牺牲如此多时间与精力离开专业领域,转而创业。”新生代创业人毛陈告诉记者,当初在南方医科大学和他一块进行“丁字裤避孕套”创业项目的其他医学生,最后还是回归到医学本身,继续深造。

    出品:南方都市报创客新闻工作室

    主持:李建平

    采写:南都记者王道斌 实习生 方畅

    摄影:南都记者 邹卫

    部分图片受访人提供

股权体检

微信扫一扫

给你的企业做一次

更全面的股权健康体检

股加加,一站式股权激励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开启智能股权激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