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需要javascript支持,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你的眼睛还好吗?专家:不少人30岁患“成年迟发性近视眼”

来源:新浪新闻|2018-08-27

在近日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的2018公济眼科论坛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公布了一项关于近视治疗的最新治疗现状:30岁左右的青年人中有不少出现了“成年迟发性近视眼”,且老视患者年龄提前。

8月27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视光眼表科主任柯碧莲教授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一组来自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于《国民视觉健康》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近视眼患病人数约有5亿人,其中18岁人群近视率达到90%,30岁左右的成年人中也有不少出现“成年迟发性近视眼”。同时,目前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81%患有老视,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

为何会出现这一现状?“原本老花是出现在45岁以上年龄人群的,但现在年龄越来越提前。”柯碧莲表示,除了病理性原因,工作和生活中长时间面对各类智能视频终端,可能是导致成年人近视度数增加及老年性眼病患病年龄提前的原因之一。

据她介绍,研究显示,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并注视单一目标,会导致眼的调节功能下降,引起视疲劳。连续操作视频终端2小时以上即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这一过程在早期是可逆的,但若累积到一定程度,则可能使近视度数逐渐加深。

根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大量近年临床数据显示,基于近视与老视的双重“夹击”新特点,临床上对屈光干预和矫正治疗的精准方案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屈光手术成熟以来,以全飞秒手术为代表的屈光手术是治疗屈光疾病的优选方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方面表示,并非每名视力矫正患者都适合做手术,高度近视、近视合并老视等人群由于容易出现并发症等原因,往往都会被建议保守治疗。另外,部分接受了屈光手术的近视合并老视患者也会在术后出现眼睛易疲劳、看近处反而不适等情况。

“这一现象有些是由于过度矫正导致的,由于过去的屈光手术往往过分强调提高视力,另外考虑到部分患者术后的‘视力回退’现象,医生会在手术时,使患者视力达到一定的‘远视’度数,一旦没有把握好度,就会在术后造成看近处不适、容易出现视疲劳的情况。”柯碧莲说。

柯碧莲介绍,近视和老花双重夹击,这一现象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因为眼球中的晶状体有调节焦距。30岁之后,晶状体的硬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高,调整晶状体厚度弧度的睫状肌力量减弱,这部分患者更易出现过度矫正带来的视疲劳。

如何针对上述现状开展正确的治疗?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孙晓东教授表示:“近视高发是世界性难题,在已有的矫正视力方式中,运用全程视力覆盖理念的屈光整体解决方案是目前适用人群最广、患者术后体验相对更好的方案之一,需要借助新的手术平台,在屈光治疗中充分考虑患者长期的用眼需求及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性。”

柯碧莲进一步介绍,并非每个成年人都适合这一技术,术前必须经过多次验光与评估,如那些角膜很小的患者,手术过程中存在风险,而角膜的厚度如何、手术过程中患者配合度是否高等都将成为这一治疗方案的限制。

“人未老,眼先衰”,中青年人群正遭近视与老视双面“夹击”。在近日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的2018公济眼科论坛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公布了一项关于近视治疗的最新治疗现状:30岁左右的青年人中有不少出现了“成年迟发性近视眼”,且老视患者年龄提前。8月27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视光眼表科主任柯碧莲教授告诉焦距。30岁之后,晶状体的硬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高,调整晶状体厚度弧度的睫状肌力量减弱,这部分患者更易出现过度矫正带来的视疲劳。如何针对上述现状开展正确的治疗?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孙晓东教授表示:“近视高发是世界性难题,在已有的矫正视力方式中,运用全程视力覆盖理念的屈光整体解决方案是目前适用人群最广、患者术后体验相对更好的方案之一,需要借助新的手术平台,在屈光治疗中充分考虑患者长期的用眼需求及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柯碧莲进一步介绍,并非每个成年人都适合这一技术,术前必须经过多次验光与评估,如那些角膜很小的患者,手术过程中存在风险,而角膜的厚度如何、手术过程中患者配合度是否高等都将成为这一治疗方案的限制。

股权体检

微信扫一扫

给你的企业做一次

更全面的股权健康体检

股加加,一站式股权激励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开启智能股权激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