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需要javascript支持,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有机农产品行业将面临洗牌 有农庄一年仅认证费用超20万

来源:凤凰网|2012-12-19

原标题:有机农产品行业将面临洗牌 有农庄一年仅认证费用超20万

海客乐有机连锁、中泽农产品等多家有机农产品企业发现,尽管这两年开始转向做有机行业的企业非常多,但表面热闹的背后,存在着种植成本高昂、消费习惯与生长周期有偏差、物流成本高等障碍。业内人士认为,有机农产品行业将面临洗牌,今后的企业将更加规范。

多项成本翻番,菜价却只涨两三成

“每周配送3次有机蔬菜,一个月要配送12次,而每月向顾客收费才398元——这肯定入不敷出啊。”中泽有机农产品负责人施力勤昨天就“天鲜配’的蔬菜不是自己经营种植的,这使得它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快速进入市场,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它无法控制菜的质量。”施力勤指出。

然而,即使是自己种菜、细水长流型的有机企业,也面临不少风险。位于上海郊区的某知名有机农庄在沪经营已长达10年,该农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别看有机农业表面光鲜,真正种地的人却风险不小。

比如,该农庄的有机菜田,2000年前后由一家外资企业在经营,结果由于当时价格高昂的有机蔬菜无人问津,连年亏损,该外企不得不放弃经营。之后,现在的管理方接盘,正好赶上大批外国人、海归等来沪居住,每年销量才开始递增。如今农庄管理方在本市郊区拥有的数个基地、近500亩有机菜园,年产量从五六年前的500-600吨,增加到现在的近1000吨。

此外,最近5年间,该农庄有机菜的人力、农资、认证等成本至少翻了一倍,而菜价却仅上调了1/3左右。他认为这并非其一家企业的个别状况,而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他举例说,5年来菜园普通工人的每月最低工资从800多元提高到了1700多元,有机种子、植保水(一种无害有机除虫液)等农资也至少翻了一倍。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国家认监委出台了新的有机食品认证制度,要求每一茬蔬菜都要认证,每次抽20-30个单品化验,一个单品300元。“我们农庄几乎种植各种有机的蔬菜瓜果,品种有五六十种,以前每年认证费用在4万-5万元,按照新认证制度,每年仅认证费就要超过20万元。”

这位负责人感叹说,成本上涨的同时,有机菜售价却出现了滞涨现象。5年前,超市包装的普通鸡毛菜、黄瓜价格分别在每斤5-6元和6-7元,如今达到了约10元和11-12元,而有机鸡毛菜和黄瓜,5年前每斤约13元和11-14元,如今也就是17元和16元左右。5年间,这些普通蔬菜的价格差不多翻了一倍,而有机菜仅涨了两三成。“加上保鲜、运输和超市的入场费等成本,有机菜的实际利润往往不到销售额一成,遇到滞销还要亏本。”

消费习惯与生长周期难“配合”

家住虹口的张小姐曾经在一个有机网站订购过蔬菜,尝鲜3个月后,她还是放弃了。“每周配送一次菜,如果天气热的话,吃到第3天已经不新鲜了。虽然我理解有机农场种的都是当季蔬菜,产量也随天气而定,但有时遇上台风菜就很少,而丰收时菜又很多,根本吃不完。”

消费者的抱怨,也正是有机菜园的困境。上述有机农庄的负责人介绍,有机菜在春秋两季,如果前期降雨充沛,一段时间气温保持在18℃-26℃、阳光明媚的话,各种有机蔬菜就会“疯长”。这样出乎意料的丰收反而会打乱园方的种植计划,从而造成滞销。

“今年5月前后上海雨水充沛,气温适宜,结果黄瓜、西葫芦等有机菜产量大增,那时差不多每天都有半吨左右的荷兰黄瓜找不到买家,当时超市对有机黄瓜每天的需求量仅在400斤左右,而日产量却超过1400斤,西葫芦也每天多产了800多斤。”而过剩的有机菜如果拿到批发市场或是普通菜场里,由于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品相还不及普通蔬菜,哪怕按后者的价格来卖,也很难售出。“那时我们整天忙着联系同行,希望能帮忙包销一些,总比烂在地里好!”谈起当时这种“丰收带来的苦恼”,他颇显无奈。

股权体检

微信扫一扫

给你的企业做一次

更全面的股权健康体检

股加加,一站式股权激励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开启智能股权激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