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需要javascript支持,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房颤:左房变小比不颤更有意义!

来源:百家号|2018-08-03

作者:马宝琳

大多数房颤都会造成左房变大。

持续房颤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大,年龄越大就越容易大,活动量越大就越容易大,阵发房颤越频繁、每次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大。

心房越大,心房的肌肉被牵拉的越厉害,肌肉里的神经也被牵拉的越厉害,房颤也就越容易加重,这是个恶性循环。

(1)左房大和房颤是恶性循环

心房越大,而且颤,颤就让心房失去了收缩功能,又大又不收缩,所以心房里积血就多,积血多了就更大。

积血多还不收缩,就始终有一大部分是在心房里不怎么流的,基本上就在左心耳,所以左心耳容易长血栓。

心房大而且不怎么收缩,心房里淤血,本来就是心衰的机制,右心的血到肺里、带了氧气流到左房,左房淤血,肺里的血往左房流着费劲,就会缺氧、胸憋气短。

牙疼经常腮帮子也肿。心房和心室本来就是长在一起的,基本都是先有左房大,然后逐渐左心室也大。

左心房也大,左心室也大,二尖瓣肯定关闭不全,而且不论心房还是心室,变大了肯定没劲儿,又没劲儿、瓣膜又关闭不全,所以肯定射血分数低!也就是心衰。

心衰是一个过程,逐渐加重。患者自己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活动能力下降,原来一天走5公里,逐渐变成500米,走多了就没劲儿,上不来气。

心衰的本质是心脏又大又漏又没劲儿、能力不行了,此时房颤导致的心室率快、以及运动导致的心脏负担重,更会加重心衰。年轻力壮的挨两拳没事儿,年老体衰一身病的挨两拳就起不来了。

(2)左房大小的研究现在几乎是空白

研究左房大小,西医学上叫心房重构和心房逆重构,左房变大叫重构,也就是形状大小细胞组织重新构造,变小叫逆重构,就是再变回去。

不是没有文章,而是非常少,比射频的少很多,比胺碘酮的少很多。而且还没有办法让心房变小。

心脏的西医治疗,从心脏支架和房颤射频这两个手术以后,基本上就没有热点了,既没有突破性的技术,也没有哪怕是号称很好的药物。近二十年没有重大进展。其本质原因是理论研究没有进展,或者原来的理论研究走入误区。

更多的时候,是发现了问题,但没有办法。发现了一堆问题,找不出因果关系和内在逻辑。

任何复杂的问题,找到因果关系和内在逻辑后,复杂的就变简单了,就清晰了,好多件事就变成了一件事儿,也就没有那么多论文了。而发表论文的诀窍之一就是:只要发现一个现象就抓住、就当做重大发现、所谓盲人摸象、这样天天有惊喜,但也一直不知道象是什么样子。

这就像毛衣毡,根本逻辑是老大看到老二崛起,感到了严重的威胁,已经到了每天睡不着的地步,不得不动手,再不动手就没有能力动手了。这是本质。而此外其他一切分析都是盲人摸象的技术操作。

任何一次新热点的发生,都是这样的:出来一个新技术,必然伴随着新器械,这个新器械都是自费而且很贵,厂家要推广这项技术才能卖器械,医生要写新东西才能发表论文,开会讲新东西人们才爱听,医院采购贵的器械也能多赚钱,老百姓享受新技术心里才美,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体系。

最后买单的是患者,验证的也是患者,发现这个新媳妇会过日子,就一直过下去,发现是个绣花枕头,就被打入冷宫。好的当大夫人,一起过日子,但总想还有更好的,所以小三儿一直涌现。

一般来讲,一个新器械或者新药上市,在中国的一年推广费用在2000万左右,不断的开会、发文章,各种活动,医生兴奋,患者期盼。就和看邻居取了个大明星媳妇一样。

大家都有三俗的一面,更爱看网红脸,大夫人总是不太受待见。

扯远了。

每个房颤的都做彩超,心房大小、射血分数等指标都很明白,但也没有太多人关注,反正关注了也没有办法。

现在全世界的房颤治疗指南也还是:控制心室率、防止血栓、恢复窦性心律这三个指导思想,没有“让左房变小”这一项。

(3)射频不能使左房变小、应该更大

我查了很多资料,结论是:射频不能使左房变小。

有人说:射频能使心房发生电的逆重构,但不能使心房结构发生逆重构。意思是:乱放电能回去,大了的心房回不去。

“电的逆重构”我也不同意。

有个渣男老是摸美女大腿,把手指头全剁了,这不叫逆重构,因为他内心还想乱摸,胳膊还想乱碰,所以射频手术中的术语叫“完全电隔离”。冲动还有,手指头剁了,心里的小手还是乱摸。

我研究了很多射频后的患者,心房是继续增大的,因为心房增大受到房颤持续时间、年龄、心室率快慢、活动量大小、药物等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我现在没有明确的证据来证明:做了射频是更加重了左房变大,还是不加重、只是不能让左房变小。

但射频是把心房内壁画很多条线和圈,沿着线和圈把肌肉烧死,尤其是沿着左心耳一圈都要烧死,烧彻底了才叫射频成功。

我在2017-12-22号写的《马宝琳:房颤左房大,能把心房治的变小吗?》一文中写过,一个橡胶老化、裂纹、变大的气球,本来就变薄了,你再割上好多刀,会有什么后果呢?

我估计会加重心房变大的进程。更何况射频完了房颤还在!

一切科学都要靠哲学来指引,而哲学经常就是常识,现在科学研究的误区就是钻的太深而迷失了方向、忘了常识。

2005年,有个叫Lemola的老外用CT测量左房大小和左房的射血分数,发现做了射频的在半年后射血分数下降30%,不论是阵发房颤还是持续房颤,都不如不做。

(4)左心耳切除或封堵的短期心房变小是饮鸩止渴

我小时爱玩弹弓。自己用气门芯儿做的。时间长了气门芯儿就老化,表面全是裂纹儿,橡胶也发粘,主要是没劲儿了,一拉很长,但发射没劲儿,子弹打不远。

我就把气门芯儿截下一段来,弄短点儿,刚开始管点儿事儿,但很快就又变长变没劲儿,直到有一天拉断。

身体对心脏供血的要求是一定的,相当于弹弓必须要打20米才能满足散步和做简单家务,而左心耳封堵或者切除,就是把弹弓的气门芯儿截短一节,而已。

当然,现在修理左心耳的理由是防止血栓形成,不是别的。

修理左心耳的文章最近我也又看了很多,发现很多不同的声音,今天不详细写。今天就说一句,就算是修理左心耳真的能减少血栓,但把老化的气门芯儿截短、但又要保证子弹打20米,这方面的后果确没有人关注。

毕竟,对于任何心脏病,我们治疗的大原则只有两个:保命、保功能。保命是共识。但现在很多主流治疗却严重忽视了保功能。

不颤和心衰、颤和不心衰,二选一,当然要选后者。何况很多情况下,是折腾了半天还颤、并且心脏更大、更心衰。

可能他们小时候没玩弹弓。

(5)全方位的调控让心房变小

生物医学的思维方式是:哪有问题切哪,哪有问题顶哪。基本上不考虑为什么。你有胆囊结石,我给你把石头取出来,取出来还长,我把胆囊给你切了!不考虑石头是怎么长的,怎样才能不长。

也不是一点儿考虑没有,比如心脏病经常有胆的问题,西医有个病名叫“胆心综合征”,心脏和肾的关系研究比较多,并且是公认的,肾上腺素-醛固酮等都是心肾密切相连的,阵发房颤时左心房会大量分泌BNP,叫做心房利尿肽,所以很多患者房颤时尿多。

中医讲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脏指挥着肝、肺、脾、肾、大肠、小肠,而肝、肺、脾、肾、大肠、小肠又保护着心脏,是京城和卫星城的关系。

很多人一生气就会心脏病加重,而肝火大就爱生气,所以肝和心有关系;

很多人夜里失眠是老是害怕、怕声音、怕鬼、心里不踏实、睡着了还做噩梦,睡不好也直接加重心脏病,而俗话叫胆儿小、胆儿虚,所以胆和心有关系;

中医里五脏六腑都有明确的分工,还有明确的运行机制,也就是五行生克,这些都看不见,而是体验出来的,而我国现代教育没有中医思维的语境,小孩从小感冒后就听见的是细菌病毒,而不是着凉、寒入膀胱经。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不同,讲不通。

去年开始,中医知识开始写进小学课本了。

我研究房颤这么多年,一开始也只是关注:症状、心室率、复律。症状和心室率好办,所以主要心思全是猛攻复律。直到去年。

去年有位患者治了4次以后,自己做了个彩超,发现左心房从46变成39了。他是持续房颤,房颤还是在颤。

我当时得意的是:他原来难受,现在不难受了;原来每天吃倍他乐克47.5的两次心室率还老是110多,现在倍他乐克停了心率70-80之间;心电图还是颤但是比原来规则了,仔细看是颤,离1米距离看就是正常,这说明虽然还是房颤,但心室电节律和心室收缩节律基本正常,对心脏功能影响微乎其微。

我头疼的是:怎么还颤?!怎样才能快点儿彻底不颤!所以心房变小我也没往心里去。

很快又碰到另一位,因为我们行善堂不做任何检查,所以他定期在某大医院做彩超,这次一做,左房从47变到41,射血分数从58%提高到67%!做彩超的医生说了句:不可能啊!你这还不错!患者来诊时原话复述,大医院里的彩超医生说不可能,看来是他几乎见不到左房变小的房颤患者!由此看来,是不是我又创造了一项奇迹?!

这回我往心里去了!

来行善堂看过病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看的细,问的多,有很多患者被问了一大圈都惊到了。为什么问这么多?因为虽然重点在心脏,但全身都有关系。

虽然是来治房颤,但是:

失眠做噩梦也给治好了;

肚子胀打嗝也给治好了;

50%以上的高血压治好了,停了药血压还不高,另有25%的高血压把降压药减了一半,还没事儿;

全身怕冷治好了;

常年拉肚子治好了;

腿疼治好了;

低血压治好了;

胸闷气短胸疼治好了,原来走50米就憋气,现在走2000米没事儿了;

房颤是尿多治好了;

头晕治好了;

鼻炎治好了;

飞蚊症治好了;

……

除了痛风和糖尿病这俩病不管,其他的都给同时治,也没多要钱,甚至都不和病人说。本文由治房颤不射频的北京行善堂中医诊所马宝琳原创,转载必须保留版权信息。

为什么行善堂要这样?

因为房颤就是敌人占领了皇宫,劫持了皇帝。我取胜的策略是一边派高手潜入皇宫救驾,一边打京城,一边把卫星城先拿过来,生物针的作用是潜入皇宫和打京城,汤药的作用是打卫星城。

就算皇帝一时救不下来,我把卫星城拿下,京城孤城难守,我把京城拿下,虽然皇宫没拿下,但各大班子运行基本正常,这时候就剩下救驾了。

而劫持皇帝的并不想同归于尽,只是想当老大说了算,房颤不会导致猝死,只是乱颤的心律替代了正常窦房结的窦性心律。

周围都扫平,就剩下打劫的拿刀子放在皇帝脖子上了,很多时候他在压力下就放弃抵抗了,房颤就复律了。偶尔他不服气,不放下刀子,僵持,但国家管理基本不受影响。

射频,是一顿迫击炮把皇宫炸了。

行善堂一直是这么治的,所以应该有很多患者的左心房都变小了,但以前没往心里去。今年重点观察,并且在治疗上更有侧重。这半年来发现非常令人惊喜!

很多很多人,左房变小,射血分数提高,在做了彩超的人当中应该在90%以上。有些没做彩超,所以不知道,但猜测应该也不错。

经过三个月治疗:

有人左房容积从90降到75;

有人左房从45到42,左室舒张末容积从124到95,收缩末容积从38到31,说明心脏明显的有劲儿了!

房颤左房变小

有人持续房颤10年,原来左房持续缓慢变大,室间隔变厚,治疗6次后左房从49到45,室间隔厚度从16.6到15(正常值不超过10),射血分数从65%到73%,而且这是同一家医院同一个医生同一个机器做的,非常具有可比性。

房颤左房变小

原始彩超照片我就不放了,太多。

一句话,反正经过行善堂治疗,左房变小的很多!应该在90%以上。

也有左房没变小的,但是不治的话应该更加变大,治着最起码没变大啊。左房变大自有变大的逻辑和理由,在本来逐渐变大的情况下让他变小,正是逆水行舟,不容易啊

现在看来,有些明显心衰,腿肿,射血分数40%以下或者曾经到过40%以下的,或者曾经因为心衰住院的,左房变小相对困难,还是因为病太重了,逆水行舟,也要看水的流速啊,水急浪高呼啸而来,神仙束手。

在此也郑重建议来行善堂的患者朋友们,来之前做一个心脏彩超,治疗过程中每3个月做一个,最好是在同一家医院、让同一个医生做。这样能减少误差。所有的报告都留着,以便对比。

总之,我按照中医理论,不但治疗房颤,还同时治疗全身脏腑,让五脏六腑都顺溜了,和谐了,他们就能护着心脏,哄着心脏,养着心脏。

实践证明,我行善堂治的房颤,左房变小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应该转变房颤治疗策略

不是说我行善堂,而是说主流。

要从心脏整体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来选择治疗手段,而不是抓住一个点。现在大医院都是只抓一个点,这一个点抓好了都不见得有好处,何况还经常抓坏!

切了左心耳,抓的是血栓这个点,就算是能减少血栓,抓好了,但对心脏结构不好,把气门芯儿截短了,解决不了气门芯儿老化没劲儿的问题,可能会反而加速老化。

射频对左心房的结构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就算能不颤,那么“不颤但心房受损”和“颤而不快并且心房不受损”谁更好呢?况且能有几个射完了不颤的?

吃大量的倍他乐克或者胺碘酮或者心律平控制心室率,导致长间歇,就想装起搏器。还有,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房颤治疗策略里有一条:就是射频故意打断房室结,然后装起搏器。这都是非常可笑的治疗手段。

现有正确的想法,然后沿着这个想法探索,才能有实质性的进步。房颤治疗指南,是到了改改的时候了。

房颤射频有争议

国外的学术空气不太压抑,经常有人提出来。国内差一些。所以,我也不敢多说,所以,以上说的都有证据。我引用的观点都是来自于国外正规学术杂志发表的,我行善堂的疗效都有病例记录和彩超报告。东西太多,我就不往这里放了。

先不管主流,我行善堂已经重新界定了治疗目标:不难受,停了西药心室率不快,左房变小,不颤。

不难受说明五脏六腑功能归位,左房变小意味着逆水行舟取得大进步,这些都能极大的减少血栓的发生,因为血栓的形成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彻底不颤当然还在下大功夫不断追求,继续提高成功率。本文由治房颤不射频的北京行善堂中医诊所马宝琳原创,转载必须保留版权信息。

股权体检

微信扫一扫

给你的企业做一次

更全面的股权健康体检

股加加,一站式股权激励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开启智能股权激励之旅